近期,卫生部发布了《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》、《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》、《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》、《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技术指南》。需要保安全面了解并精准掌握急救者的现场抢救方法,具体实施举措如下:
1、水中救援:尝试救援一名溺水儿童时,救援者应尽可能快速接近溺水儿童,最好采用交通工具(船、救生筏、冲浪板或漂浮物)。救援者应时刻牢记自身安全。
2、心肺复苏:溺水者最初和最重要的治疗是立即给予通气,迅速开始人工呼吸能增加患儿生存的几率。通常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在浅水或岸上开始人工呼吸。如果救援者在水中难以捏住患儿的鼻子,支撑头部并打开气道,口对鼻通气可代替口对口通气。大多数溺水者仅呛入少量的水,并很快吸入中心循环,并不会在气管内形成阻塞,有些患儿无任何吸入物,却出现气道阻塞,这是因为发生喉痉挛或屏气所致,因此,不需要清除气道中呛入的水。
3、在抢救的同时,溺水者可能会呕吐,澳大利亚一项10年的研究中,2/3接受人工呼吸的溺水者和86%需要胸部按压和通气的溺水者都会发生呕吐。如果发生呕吐,将患儿的头偏向一侧,用手指或布除去呕吐物。还要对病儿做好保暖护理。每个溺水儿童,即使在苏醒前仅需要简单的复苏,也需要在监护下转送至医院作进一步评估,遵循儿科高级生命支持指南处理。
4、现场初步心肺复苏的同时,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呼叫急救系统,做进一步救助及转运。

道路交通的现场处理:
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,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挽救许多生命。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,应立即拨打求救电话“120”、“110”、“122”。除非现场处境会威胁儿童生命,否则切勿立即移动伤者;同时要关闭失事车辆引擎,拉紧手刹或用石头固定车轮,防止其他车辆卷入交通事故;查看儿童伤情,确认有无意识、呼吸、脉搏、出血,从车内救出受伤人员的过程应根据伤情区别进行,对脊柱损伤者不能采用拖、拽、抱等方式,应使用脊柱固定板。实施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,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做心肺复苏,头、颈、胸、背部等可能受到强烈打击的时候,不可强行实施心肺复苏,以防止情况恶化。意识清醒者进行对症处理。要注意尽可能保护现场。
上一篇:四川保安公司保安员的权限有哪些?
下一篇:最后一页